朋友中午打了一个多小时电话向我诉苦,孩子不到一岁半,爸妈白天上班,孩子交由奶奶来带。

奶奶是一个少言寡语,爱干净整洁的老人,平时和孩子互动不多,更多的时间是花在家务上。

一岁多的男孩显然到了喜欢四处探索翻箱倒柜的年纪,奶奶为了整洁和孩子安全,将玩具都收起来。

孩子喜欢玩躲猫猫游戏,但是因为孩子走路还不是很稳,头被墙撞过之后,爸爸和奶奶就不许孩子在那里玩躲猫猫游戏了。

孩子对卫生间和马桶充满了好奇,但爸爸和奶奶都认为那里太脏,决不允许孩子去自由探索,于是他们家的卫生间门永远是关着的。

孩子对这面门里面的世界的好奇心更是有增无减,只要一逮到机会就拼命往里钻,大人索性把孩子抱在手上,任凭哭闹。

孩子这两周性格较之以前更为暴躁,动不动就大哭。

奶奶因为要看孩子晚饭有时也来不及做,通常都是等他们回去再做,晚上7点左右到家,吃完晚饭,孩子上床睡觉时间基本都在9点半以后。

朋友认为不能给孩子过多限制,于是跟老人和爸爸沟通,但爸爸却嫌朋友啰嗦。

孩子奶奶白天带孩子也身心疲惫,听到朋友的说辞,总觉得是在指责她,两个人也跟吃了火药一样随时能把对方呛回去。

夫妻之间更是陷入了冷战,她又不想放弃目前的工作全职带娃,又无法认同老人和老公对孩子行为的诸多限制。

请孩子姥姥过来帮忙带娃,老公同样也看不惯姥姥的种种,听着她无奈的叹息声,似乎她已走进了一条死胡同,两眼抓瞎,像个迷途的小孩看不到光亮,找不到出口。

朋友的经历,几乎所有的家庭在养娃道路上都经历过。

然而为什么有的家庭能平静地找到解决之道,而有些家庭却在僵持的局面上越陷越深?

究其根源还在于夫妻两人的有效沟通。

爸爸和奶奶谨小谨微,对于孩子过多限制;妈妈虽懂得放手,让孩子自由探索,却苦于没有时间。

正因为这样,孩子出现的所有行为都会让双方陷入猜忌和指责对方身上,关系才会越来越糟。

教育养育孩子的方式并没有对错之分。事实上,只要是基于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为前提,或谨慎或放手多一些都不是什么大事,毕竟咱们都是普通人。

我们都有自身的性格弱点,很难做到百分妈妈,百分爸爸,再加上诸如经济条件不允许一人在家全职带孩子的客观条件所限,我们往往能做的只有宽慰自己,学着适当放手,看淡孩子成长中的小细节,孩子或许可以更快乐的成长。

但是在养育和教育孩子中,我们最应避免的就是双方观点的对立或不一致进而发展为当着孩子的面激烈的争吵。

这会给孩子带来很多无以平复的心理伤疤。

正如成年后的自己,也会对幼时自己父母的激烈冲突印象深刻,也会在几十年后的现在回想起来心生寒意。

夫妻双方观念对立会对孩子造成哪些负面影响?

①孩子会因为规则的频繁变化而没有安全感。

为什么在奶奶这里很多事情都会受到阻止?到妈妈这里却可以放手让我玩呢?

跟妈妈在一起比跟奶奶在一起开心多了,可是妈妈为什么不能无时无刻陪在我身边呢?我只能用竭力大哭的方式缠住妈妈。

②更严重的问题是,朋友跟家人的观念上的分歧会因为对方的不接纳而走向极端。

平时奶奶照看时觉得妈妈放任孩子太多,要加倍约束,限制的地方会越来越多。

而妈妈却认为,孩子平日白天在家已经受到了这么多限制,晚上或节假日就加倍放任,会逐渐开始从放任到没有原则的养育。

在这样两种极端态度并存的家庭环境里的孩子,通常无所适从,既缺乏规矩的约束,又缺乏爱的滋养,出现更多问题。

这个时候夫妻两个又会开始互相指责,都觉得是对方的方式造成的孩子的问题,于是问题永远都无解。

其实并不是爸爸或妈妈谁的方式不对,而是养育观念的不统一导致了孩子的问题。

如何解决?

说到底还是沟通,趁着孩子小,尽力解决教育观点不一致的问题。

只有夫妻之间观念上统一了,老人即使不情愿,也会碍于儿子的态度而有所退让。

很多育儿方法其实同样适用于缓和处理夫妻之间的矛盾。

简 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中给出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其中两步对于解决成人之间的矛盾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共情。

表达你对爱人感受的理解:“我知道你是为了孩子的安全,怕孩子磕到,嫌马桶里有细菌心理上没办法接受孩子将手伸进马桶,这我完全理解。试想哪个大人将手伸进马桶都是让人无法接受的事。”

和爱人分享你的真实感受。

提出一些建议,两人各退一步向中间靠拢,一起商量好了,再以同一种原则面对孩子。

“可孩子现在只是一个不到一岁半的孩子,他并没有成人的是非美丑观,他只是对一切都很好奇,想探索而已。

如果你觉决不允许孩子将手伸进马桶,那咱们就买个坐便器锁,把马桶锁起来。

至于卫生间的其他物品,咱们把有安全隐患的全都收起来,剩下的就让孩子自由探索吧。”

想要影响或改变一人的想法绝非易事,更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我们还是不能放弃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

只要不当着孩子的面,有时候吵一架让两个人的情绪发泄出来都好过坠入冰窖的冷战。

5

适合自己家庭的育儿方法就是最好的。面对分歧我们可以试着坚持这几大原则就好。

①尊重那个主要带孩子的人的意见,如果干活还要被挑毛病受指责,即使再会隐忍,也会有怒火爆发的一天。

②无论分歧多大,都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孩子最需要的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

③没有任何育儿方式问题,值得爆发激烈的争吵。

顺应孩子心智发展的管教固然重要,但如果因为孩子使得家庭氛围笼罩在灰暗之中,也得不偿失。

凡事最终要落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沉浸于情绪中无法自拔。

我们既不能将我们的带娃观点强塞入老人或爱人的脑中,但也决不能做甩手掌柜,对孩子不管不问。

④很多职业都需要职称才可上岗,唯独没有父母课堂,咱们都是一路摸索着前行。

“我们不但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更要懂得如何去爱孩子。”

每天抽出10分钟看一些育儿知识,好过互相没有定论的争吵。

愿所有的宝宝都有一个快乐融洽的家庭,爸爸和妈妈的身心愉悦,是宝宝最大的幸福。

作者:淘妈,专注0-6岁婴幼儿宝宝的健康、喂养与教育,早教,英语启蒙,认真研习育儿用品,分享育儿心经。公众号:花儿小草(ID:yingerbaomu )转载已获授权。

【科学家庭育儿】国家级出版传媒机构专业团队,联合百名育儿专家与万千家庭一起,专注宝宝的早教、智力开发、性格培养、情商教育、家庭亲子关系处理。

更多育儿难题,关注【微信公众号:科学家庭育儿 (ID:kexueyuer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