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生了娃,那些折磨宝爸妈的往往是一些小事儿。

比如,有些宝爸妈就感觉各种强迫症上身,见不得宝宝鼻孔有鼻屎或耳朵里有耳屎,想碰又不敢碰,简直让各位百爪挠心。

今天,科长(ID:kexueyuer2012)就带着大家一起来说说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铲屎官”,不可盲目铲除哦!

耳屎

据说,掏耳屎能让人产生成就感,宝妈时不时地就会往宝宝耳朵里探,然后不停地陷入纠结中,能不能掏,要不要掏······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耳屎是什么。

耳屎从哪儿来?

耳屎,医学上称之为耵聍,是由外耳道软骨部皮肤上的耵聍腺分泌的一种淡黄色黏稠的分泌物。

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后,有的呈薄片状,有的呈油脂状。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

不!建!议!

一般情况下,耳屎会自行排出,不会影响宝宝的听力,无需特殊清理。更何况还有这么多伤害呢!

● 划伤娇嫩的外耳道皮肤。宝宝的外耳道尚未发育成熟,呈扁平缝隙状,加之他的外耳道皮肤稚嫩,掏耳屎很容易致外耳道皮肤损失,引发炎症。

● 耳屎过多。常掏耳朵,会致外耳道皮肤变薄,进而引起皮肤长期红肿和慢性充血,从一定程度上,会刺激耵聍腺分泌,造成耳屎更多,形成恶性循环。

● 细菌易入侵耳内。其实,耳屎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阻碍灰尘、飞虫等异物进入耳朵的功能。如果清理了耳屎,等于向细菌敞开了大门,引“菌”入室。

掏耳屎是一门技术!

倘若,宝宝耳屎过多,引起不适症状,则需要清理耳屎。

毕竟宝宝还小且好动,没把握的家长一定要去医院找专业医生清理!

如果家长想在家给宝宝掏耳屎,我们建议:

1. 选择光线良好的地方。

2. 让宝宝好好配合。

3. 使用软质棉棒或宝宝专用掏耳勺,在外耳道入口轻轻清理耳屎,不可深掏!

注意:家长切莫用自己的指甲或牙签等尖锐物给宝宝掏耳屎!

保护宝宝的耳朵

1. 避免耳道进水,洗头时做好防护,游泳的小朋友最好戴个耳塞,尽量避免耳道进水,以免引起中耳炎。

2. 小朋友坐飞机,当飞机起落的时候,用双手护住他的耳道,以免压力过大引起中耳炎。

3. 避免突然高声刺激,以防宝宝听觉受到损伤。

鼻屎

鼻屎=鼻腔黏液+空气颗粒

鼻涕是鼻黏膜分泌的,正常情况下每天分泌约1000mL。

每日有那么多鼻涕,大部分鼻涕都在无意中被自己喝掉了,剩下的一部分蒸发掉了,另一部分干燥后形成了鼻屎。

鼻屎不是想抠就能抠!

不雅观?不不不,又不是针对成年人。这儿有一堆的坏处呢:

● 破坏预防感染的防线。正常鼻黏膜是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组成的,平时分泌出的分泌物不一定是垃圾。

● 鼻屎越清越多。经常给宝宝清理鼻腔的家长会发现,越给宝宝清理鼻内分泌物,分泌物越多。

● 鼻黏膜轻度受损。过度清理会导致鼻黏膜轻度受损,易受到进出鼻部病菌的侵袭。

孩子经常打喷嚏、流鼻涕,也是由于过度清理所致,并非鼻炎哦!

抠鼻屎也要讲究技巧

清理宝宝鼻屎时,尽量选择在宝宝安静或睡觉的时候进行,以免宝宝不舒服。

● 当分泌物过多时,可使用浸满橄榄油的棉签清理鼻部,可保护鼻黏膜。

● 当黏稠分泌物过多时,可让宝宝在浴室内多待一些时间,蒸汽可以软化及膨胀分泌物,易于通过喷嚏排出鼻内分泌物。

● 当鼻屎特别干燥时,别硬抠,小心弄疼宝宝。可先用生理盐水软化鼻屎,然后使用浸满橄榄油的棉签。

保护宝宝的鼻腔

因为宝宝呼吸系统娇嫩,极易被干燥的冷空气所伤害,因此更加需要保护和滋润。

妈妈可以尝试这样做:每天早晨起床后,晚上睡觉前,用细棉签浸满橄榄油,伸入鼻孔内,擦拭鼻黏膜。

眼屎

宝宝的眼屎怎么比成人还多?

大多数婴儿在出生后头两周内还不能产生眼泪,等到出生3~4周后就能产生眼泪了。一旦能产生眼泪,必须引流排空才行。

可此时婴儿泪管相对狭窄,不能承担全部引流排空工作,致使他们的眼睛总是水汪汪的,而且很快就出现分泌物。

一有分泌物就用眼药水?

婴儿眼内的黏稠分泌物若不能及时清除,容易造成继发感染。

1. 用温热毛巾轻敷。对于眼内分泌物多的情况,特别是每日清晨,家长应用温热毛巾轻敷于分泌物多的眼上,几分钟后取下毛巾会带走一些黏稠的分泌物。

2. 用生理盐水冲洗。如果还有分泌物,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按摩眼内角下鼻梁部位。这助于促进鼻泪管畅通。

感染的症状是,孩子的眼分泌物呈黄绿色而且结膜(白眼球)发红。如果没有确定感染,家长不需因此而给孩子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

保护宝宝的眼睛

1. 避免强光。在躺着洗澡时,宝宝容易直视浴霸灯而被强烈灯光伤到眼睛。宝妈可提前把浴室先弄暖和了,然后带宝宝进去。

2. 避免闪光灯。面对1岁内的宝宝不要使用闪光灯,多采用自然光线或室外拍照是最好的。

3. 避免阳光直射。宝宝的眼睛长期暴露在阳光中,可增加白内障的风险。

【科学家庭育儿】国家级出版传媒机构专业团队,联合百名育儿专家与万千家庭一起,专注宝宝的早教、智力开发、性格培养、情商教育、家庭亲子关系处理。

更多育儿难题,关注【微信公众号:科学家庭育儿 (ID:kexueyuer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