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初当妈妈的女性,都曾暗自发誓好好珍惜宝贝,把所有业余时间都奉献给孩子,丰富亲子时光。

可当孩子逐渐长大,我们渐渐地开始感到体力不支,曾经的信誓旦旦早就被磨平。

全职妈妈,虽然24小时陪娃,但除去做家务的时间,能跟孩子有效相处的时间并不多。

而且,天天四目相对,已经不知道还能带孩子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了。

结果,孩子每天对着各种电子产品,自娱自乐!所以,“2岁女童沉迷电子产品,长成眯眯眼,严重散光”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

其实,陪孩子能做的事,比我们能想到的多得多。

陪宝贝学习新技能:唱歌、画画、做手工

用音响或手机放幼儿音乐,跟他一起找歌词、学习新歌。

譬如《小老鼠上灯台》,他已经能准确地说出歌词了,我乘胜追击问他小老鼠是什么样子呢?偷偷吃东西应该大摇大摆吗?那应该怎样走才不会被猫发现呢?小老鼠滚下来是什么样子的?

孩子会特别有兴趣地学起小老鼠偷偷摸摸、蹑手蹑脚吃东西的样子,滚下来的时候他会边呵呵笑边学对应动作,不但情绪高涨,还学会了歌曲,在玩中学本领,毫无压力。

我在墙上给他贴了一整面墙贴似的黑板,可以用粉笔绘画,还方便擦洗、反复利用,孩子很喜欢,也愿意自己静静地画画。

我们还经常利用这个角落进行“你画我猜”的小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我来画画,他来猜画的是什么,每次他猜完后我都会询问为什么会认为是这个东西?

引导他把物体的特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不仅能加深他对此物体的认识,还能为他绘画同样物体的时候提供素材。

此外,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些创意小手工。

拍照片、小视频,留住宝贵的成长瞬间

我们随意地给宝贝拍照记录他某一时刻的状态,也可以想很多有趣的方法来给他拍与众不同的照片,这样更有意义。

前阵子网上流行的拍照帖子,一个宝贝的妈妈用各种水果给孩子拍照,非常可爱,我们都可以效仿。

我们可以设计亲子动作,或把孩子扮成卡通人物后照下来,都是非常珍贵的回忆。

我特别喜欢一个家长给孩子照的一组照片,是在家里同样的角落,分别是按照孩子刚出生、一个月时、两个月时……一岁时、两岁时等依次类推的时间为结点,尽量保证每个时间点孩子的动作都是一样的。

通过照片的对比,真的一下子就能看出孩子在成长,一年年不一样,感觉暖暖的,超有爱。

陪宝贝看绘本,尝试改编故事

绘本的故事很短,但页面元素很丰富,能提问的部分很多,一本书就能拴住孩子很长时间。

我们讲完绘本后,还可以让孩子讲一遍,或者我们把绘本结局进行改编,孩子会觉得惊讶反而充满了兴趣。

扮演绘本内各角色,和孩子一起把绘本内容精彩地表演出来,孩子一定会很喜欢,而且对绘本内容印象更加深刻。

户外活动或去超市转转

和孩子拍球、跳绳,带孩子跑步、蹦跳,也可以与孩子去超市逛一逛,学习东西最多最快的方法是逛超市。

因为在逛超市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孩子认识数字、接触计算、学习理财、懂得规划等。

叫上孩子的小伙伴,带上滑板车等器械,在楼下进行比赛。

与小伙伴一起玩耍本身就很开心,用比赛来提高他们的技能,用锻炼来耗费他们的精力,对晚上睡眠质量的提高也会有一定作用。

陪宝贝玩各种益智小游戏

很多益智小游戏也是亲子时光中的良药,譬如各种纸牌棋类、积木、拼插玩具等。

跟孩子运用积木来进行垒物体比赛,搭建城市和道路;用拼插玩具来摆指定物体,看看谁的更像。

利用家里现成的材料进行游戏。

我家有一些动物面具和头饰,我就让孩子选择某个带上,去学习这种动物的叫声以及体态,看看我们谁做得更像,孩子对这个动物了解的便更深刻了。

用手电筒来和孩子做手影游戏。

跟他一起研究怎么用双手做出各种各样的东西,进而研究影子的大小与光照远近的关系,最后引申到白天晒太阳时自身影子的变化。

这些都是孩子的兴趣点所在,很容易就能吸引他们长期进行下去。

只要家长敢想,孩子们就愿意听和做,每一种东西的n个玩法对他们来说是如此的新鲜和特别,亲子关系也会越来越和谐。

像朋友一样聊聊一天的经历

利用晚上的时间和孩子谈谈心,说说这一天都做了什么,有没有什么特别开心的事?又或者有什么想要经历倾诉的烦心事?

要注意的是不仅仅是孩子自己说,我们也要平等地谈一谈自己想法。彼此敞开心扉的长谈,多年后回忆起来还是那么温馨和暖心。

记得看到过一段话:

“一个生命的成长,意味着付出和欣赏。孩子不求完美,不用替我争门面,不用为我传宗接代,更不用帮我养老。我只要这个生命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走一遭,让我有机会和他同行一段。”

也许有时忙乱的你会觉得,因为这个小家伙家庭负担变得有点重,但我相信你怎么对他,他就会怎么对你,别让自己的人生留有遗憾。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话不仅用于爱情,也能用在亲子时光,愿你每天都能幸福地看见孩子微笑。

【科学家庭育儿】国家级出版传媒机构专业团队,联合百名育儿专家与万千家庭一起,专注宝宝的早教、智力开发、性格培养、情商教育、家庭亲子关系处理。

更多育儿难题,关注【微信公众号:科学家庭育儿 (ID:kexueyuer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