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后,妈妈面临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开奶,从此,便踏上了艰苦的母乳之路。

奶少时要催奶,奶多时要储奶,上班还要背奶······现在,想顺利断奶都要做各种斗争。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啊!

科长(ID: kexueyuer2012)只想说,做一个合格的“奶牛”太不容易了!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断奶这件事儿,用对方法能让宝宝大人少受罪!

断奶,谁说了算?

关于断奶时机,民间有“夏天不宜断奶,秋天最合适”这么一说。紧接着,家长又开始纠结宝宝多大断奶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儿科学会(AAP)以及中国营养学会都一致建议:

宝宝出生后的0-6个月内应尽量纯母乳喂养。

以下是它们给出的建议:

● WHO建议纯母乳喂养宝宝6个月, 6个月后添加辅食并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以上。

● 我国营养学会给出的婴幼儿喂养指南建议,纯母乳喂养6个月,7~24月龄婴幼儿应继续母乳喂养。

● AAP建议母乳喂养至少1年。

其实,断奶的合适时机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还与很多具体情况有关。首先,家长也要想好以下问题:

1. 为何断奶?

2. 如何断奶?

3. 断奶后如何喂养?

4. 断奶后谁来喂养?

5. 心理准备是否就绪?

因此,我们建议大家“因材施教”,根据宝宝和妈妈的身体和心理状况调整宝宝的断乳时间。

以下情况不适合断奶

① 宝宝早产。

早产儿出生后需要妈妈的乳汁提供营养和免疫保护。

② 正值分离。

妈妈上班后宝宝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生活。

③ 宝宝生病。

宝宝生病时需要好吸收的营养物质和来自妈妈乳房的安抚。

④ 家庭生活发生重大变化。

如搬家、父母离婚,都不是断奶的好时机。

断奶,不是“一刀切”

断奶,要循序渐进,根据不同月龄找出合适的断奶方法。

小于12月龄宝宝

首先要考虑营养替代品和进食方法。选择安全、适合宝宝的奶粉和辅食,同时选择适合宝宝月龄并容易被宝宝接受的餐具。

让宝宝先学会使用奶瓶,再用杯子。第一次教宝宝使用奶瓶的时候,最好是在宝宝不太饿的时候,宝宝会比较有耐心。

如果办得到,让宝宝直接过渡到杯子也可以。颜色鲜艳的杯子会吸引宝宝的注意。

同时妈妈也要逐渐减少亲喂次数,每2~3天减少一次亲喂,通过奶粉或辅食替代。

大于12月龄宝宝

吃奶对1岁以上的宝宝来说更多的是满足心理需求,吃奶是有效的安抚方法,增进和妈妈之间的亲密关系。

断奶时的宝宝会表现出焦躁,妈妈要做到及时安抚,告诉宝宝断奶并不等于断妈。

断奶的方式可能都不尽相同,找到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① 逐渐减少亲喂次数,至每日亲喂1~2次再离乳。

② 定时提供食物和水,不让宝宝饥渴。

③ 采取不提供,不拒绝的策略。

④ 改变日常作息,远离吃奶环境。

如妈妈避免在宝宝面前换衣服,不在经常吃奶的地方玩耍,如床上。

⑤ 早于吃奶时间提供替代品。

提供替代品不限于吃食物,包括玩玩具、做游戏等可以转移宝宝注意力的方式。

⑥ 推迟哺乳时间,哺乳间隔逐渐拉长。

⑦ 缩短哺乳时间,让宝宝逐渐适应。

⑧ 鼓励爸爸在离乳过程中扮演积极角色。

在宝宝需要安抚和关注的时候由爸爸替代妈妈,欢乐的游戏、宽阔的胸膛都能让宝宝觉得安心。

⑨ 巧用绘本故事引导宝宝离乳。

如《再见,妈妈的奶》,告诉宝宝,你现在能吃很多很多饭,可以和妈妈的奶说“再见”啦。在你悲伤和寂寞的时候,妈妈会一直抱着你,在你睡不着的时候,妈妈会一直在你身边握着你的手。

绘本《奶精灵》也帮助了很多宝宝顺利离乳。

不要破坏乳房的美好

不建议在乳房上涂辣椒水、贴创可贴等奇葩大招。

对宝宝而言,乳房是美好的回忆,何必让宝宝经受残忍的“酷刑”,让宝宝身心受到伤害呢!

断奶后,如何科学回奶?

给宝宝断奶后,就要面临回奶的问题了。回奶有两种方法,自然回奶和人工回奶。

前者耗时长但安全且健康,后者耗时短但可能影响乳房的健康。如不是特殊情况,我们建议妈妈选择前者。

科学、循序渐进地离乳,乳房生产的乳汁越来越少,每日喂奶1~2次时断奶就可以不涨不疼、顺利离乳,无须“排残奶”。

● 如果停止哺乳后乳房胀痛,可以通过吸奶或手挤奶的方式排出部分乳汁,缓解乳房压力、预防乳腺炎,达到不疼不涨即可。

● 不建议“排空”乳房,那样只会刺激泌乳,让乳腺组织延迟“退休”。

● 可以冰敷乳房和口服止痛药物缓解胀痛,同时乳房胀痛时要尽量避免同房,以顺利离乳。

一般循序渐进地离乳不需要特殊回奶方法。

而在临床工作中,有时需要快速停止泌乳,医生会建议妈妈减少液体摄入量,乳房外敷芒硝,口服溴隐亭药物,直接抑制泌乳功能。

宝宝断奶是一家人的事情。爸爸也要多抽时间照顾宝宝,分散宝宝的注意力,帮宝宝顺利度过断奶期!

【科学家庭育儿】国家级出版传媒机构专业团队,联合百名育儿专家与万千家庭一起,专注宝宝的早教、智力开发、性格培养、情商教育、家庭亲子关系处理。

更多育儿难题,关注【微信公众号:科学家庭育儿 (ID:kexueyuer2012)】